近日,德惠市人民法院城區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名為民間借貸糾紛實則家庭糾紛的案件,欠款人當庭給付錢款。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有效修補了親情裂縫,傳遞了司法溫情和善意,獲得了當事人的贊許與認可。 案件回顧 夏某是張某的母親,在2022年以前兩人共同居住,張某照顧夏某生活,在共同生活期間,張某因急用錢在夏某處借款人民幣4萬元整,并于同日為夏某出具借條一枚。后雙方分開生活,張某始終未還錢款,夏某便將其訴至德惠市人民法院要求給付欠款4萬元。 調解經過 城區法庭法官李兆義受理該案件后,第一時間與雙方當事人進行了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原來,雙方的矛盾點在于歸還欠款后對欠條的處置。張某認為歸還欠款后,應拿回欠條。但夏某由于不在當地生活,希望能夠自行銷毀欠條。雙方因為欠條的處置多次發生爭吵導致互相不信任,矛盾進一步激化,遂希望通過法院的公正審判,徹底解決矛盾。 得知具體情況后,李兆義將雙方當事人約到法庭進行調解,采取一對一的方式聽取雙方意見,希望雙方能夠換位思考、互相理解,但雙方情緒激動,無法達成一致,第一次調解以失敗告終。休庭期間李兆義并沒有放棄調解,始終保持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讓雙方有所松動,有了和解的意向。 李兆義趁熱打鐵,進一步了解雙方內心的矛盾點,經過耐心細致的思想疏導和釋法析理,勸說雙方放下執念,親母女哪有隔夜仇,最終促使雙方各退一步,達成一致意見,張某當場給付欠款,夏某將欠條交還張某手中,雙方握手言和。至此,該案圓滿化解。 司法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從根源上化解糾紛是審判工作的核心。下一步,德惠法院將繼續立足于審判工作實際,扎實為民辦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努力實現法律公正與威嚴的同時讓執法更有溫度,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從實質上化解糾紛。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